鋼制暖氣片供暖系統(tǒng)在夏天無法直接用于制冷。 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,原因在于暖氣片和制冷系統(tǒng)的原理、結構和介質存在根本性差異。以下是具體分析:
一、為什么不能制冷?
-
熱傳遞原理相反
-
暖氣片:通過 高溫熱水(通常60℃-80℃) 在管道內循環(huán),將熱量散發(fā)到空氣中(供暖)。
-
制冷系統(tǒng):需要 低溫冷媒(如氟利昂) 在蒸發(fā)器中吸收空氣中的熱量(制冷),并通過壓縮機循環(huán)排到室外。
→ 暖氣片只能“放熱”,無法“吸熱”。
-
-
系統(tǒng)結構不支持
-
暖氣系統(tǒng)僅有 熱水循環(huán)管路+散熱器,缺乏制冷必需的四大核心部件:
-
? 壓縮機(提供制冷動力)
-
? 蒸發(fā)器(吸收熱量的關鍵部件)
-
? 冷凝器(向室外排熱)
-
? 節(jié)流裝置(控制冷媒壓力變化)
-
-
-
水溫限制
-
即使強行向暖氣片通入冷水(如10℃),其表面溫度仍遠高于制冷所需的蒸發(fā)器溫度(通常低于5℃)。
-
后果:
-
冷水吸收熱量的效率極低,無法有效降低室溫;
-
暖氣片表面溫度高于空氣露點,不會產生冷凝水(而空調制冷時蒸發(fā)器會結露除濕)。
-
-
二、如果強行通冷水會怎樣?
-
制冷效果微弱
-
冷水在長距離管道中會迅速升溫(尤其在夏季高溫環(huán)境),到達暖氣片時已接近室溫,幾乎無降溫作用。
-
實測對比:空調出風口溫度可達 10℃-15℃,而通冷水的暖氣片表面溫度可能在 20℃以上。
-
-
嚴重結露與銹蝕
-
若水溫低于空氣露點(常見于南方潮濕夏季),暖氣片表面會持續(xù)結露,導致:
-
墻面、地板被滴水浸泡;
-
鋼制暖氣片加速銹蝕穿孔(設計時未考慮防潮);
-
電路短路風險(附近有插座時)。
-
-
-
系統(tǒng)能耗飆升
-
制備冷水需額外設備(如冷水機組),其耗電量遠超空調(因暖氣片換熱效率低),且無法除濕。
-
三、常見誤解解答
? 誤解1:”看到市場有‘冷暖型暖氣片’,通冷水就能制冷。“
? 真相:此類產品本質是風機盤管偽裝成暖氣片外觀(內部有風扇+冷水盤管),并非真正的鋼制散熱器。運行時需通電且噪音明顯。
? 誤解2:”用井水通入暖氣片就能免費制冷?!?br /> ? 真相:
-
井水溫度(通常15℃-18℃)不夠低,制冷效果微弱;
-
長期抽地下水可能導致地層沉降或違法(多地禁止私采地下水);
-
水垢和雜質會堵塞管道,腐蝕暖氣片。
結論
不要嘗試用現有鋼制暖氣片系統(tǒng)制冷!
-
輕則無效耗能,重則引發(fā)漏水、銹蝕、電路故障;
-
若需夏季制冷,加裝空調或改造為熱泵兩聯(lián)供系統(tǒng)(更換末端為風機盤管)是唯一可靠方案。